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做好2011年度江苏特聘教授申报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1-06-17来源:人事处官网点击:17

各有关单位: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开展第二批江苏特聘教授选聘工作的通知》(苏教师〔20112号)文件精神,从2011年起,江苏特聘教授计划实施范围扩大至部属高校。为加强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江苏特聘教授选聘平台,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学校正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江苏特聘教授,请各学院高度重视,根据招聘条件,积极物色推荐候选人。现就做好我校2011年度江苏特聘教授的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招聘学科 

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核科学与技术 

二、招聘申报条件 

2011年起江苏特聘教授面向海外和省外选聘。2011年的选聘对象为201111以后引进的优秀人才。已入选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和江苏省“省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的人员,不再列入江苏特聘教授选聘范围。

(一)海外应聘者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品德高尚,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具有博士学位,应聘者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2周岁(196911以后出生)。杰出和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3.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两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达到江苏省正教授任职要求。 

4.学术造诣高深,主持过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较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或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本领域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科研成果无知识产权纠纷。

(二)国内应聘者条件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聘者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2周岁(196911以后出生)。杰出和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3.主持过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内外同行公认,科研成果无知识产权纠纷;或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排名前3); 

2)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3)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前2)或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前2)奖励; 

4)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前2)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奖励。 

三、岗位职责 

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进而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领导或参与领导学科团队或教学团队建设;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等。 

四、聘期 

聘期三年。具有中国国籍的,原则上人事关系须正式进入我校;具有外国国籍的,须在我校全职全时工作。 

五、支持方式 

1.聘期内,省和学校累计向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江苏特聘教授分别提供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人、100万元人民币/人的科研经费和良好的工作条件。 

2.江苏特聘教授聘期内享受每人每年12万元人民币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 

3.学校为全职来校的江苏特聘教授提供一次性安家费;可申购人才引进留用房,或自购商品房由学校给予一定数额的购房补贴;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妥善解决居留和出入境、落户、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4.学校为江苏特聘教授优先配备研究生,优先支持其申报国家、省部级项目。 

5.校积极推荐江苏特聘教授申报各级人才计划,有关待遇按照实际人才计划项目的规定执行。

 六、申报程序 

1.各单位于2011731前将本次拟推荐申报江苏特聘教授人员的以下材料报人事处高级人才办(综合楼510室): 

1)《江苏特聘教授候选人推荐表》(见附件1  

2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国内外重要学术兼职证明,有关研究成果证明材料; 

3两名同行专家推荐信(海外应聘者至少需一名本领域国际知名专家推荐)。 

2.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确定向江苏省教育厅推荐的人选。 

3.推荐人选确定后,学院按照以下要求协助申报人准备申报材料,2011820前报送至人事处高级人才办,并发送申报材料的电子文档zhaohaiyan@nuaa.edu.cn 

1)《江苏特聘教授候选人推荐表》(见附件1,一式十二份,A4纸双面打印)

 

2) 附件材料(A4纸双面印刷,装订成一册,一式十二份)。包括:

①附件材料目录(须标注页码);

②候选人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或护照、永久居留证、相关资格证书的复印件;

③推荐表中列举的所有科研项目、获奖及专利情况的证明复印件;

5篇重要创新性论文的全文复印件和刊载杂志封面,以及推荐表中列举的其他代表性著作封面、目录和论文首页复印件;

⑤推荐表中列举的SCIEISSCICSSCI收录以及论文他引情况的证明(由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出具,只需提供论文收录及引用检索报告,无需提供详细检索结果或列表);

⑥候选人在国外任职或在国内担任重要职务的任职证明;

⑦候选人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职务的证明以及作大会报告、特邀报告的邀请信或通知复印件;

⑧学校与候选人签定的聘用协议或意向性聘用协议复印件。

附件材料中,凡复印件均需学校人事部门加盖公章确认属实。

3)《2011江苏特聘教授候选人科研、教学情况简报》(见附件2,一式三份,A4纸双面打印)

4.请各单位对申报书内容和附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审核。有关涉密人员的资料,按学校有关保密制度执行。 

七、有关要求 

1.各单位应高度重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根据本通知精神,广泛宣传、积极主动联系海外优秀人才,以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怀、执着的努力,紧抓机遇,大力引进海外一流人才,壮大高水平人才队伍,为争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请各单位认真梳理目前联系的学校急需的或有意向来校工作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建立海外人才信息库。学院在物色、洽谈引进对象过程中,请及时与人事处联系,人事处将积极配合学院做好相关工作。 

联系人: 赵海燕  付亮 

联系电话:84895923  84892461 

  

附件:1. 江苏特聘授推  

2. 江苏特聘教授候选人科研、教学情况表

      (请按住Ctrl键点击访问下载附件) 

  

 

                               人事处 

                  一一年六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