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材料数据统计表(型号研制学科组) | ||||||||||||||||||||||||||||||||
| 序号 | 姓 名 | 学院从事专业 | 出生年月 | 学历(位)/毕业时间 (年月)/ 毕业学校 | 现职称/ 时间 | 拟评职称 | 同行专家鉴定意见 | 参与型号研制情况(限100字以内) | 型号研制中担任的技术职务 | 编制的技术报告(手册) | 发表学术论文 | 承担科研项目(项目数/到款金额) | 申请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 授权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 科研成果奖 (等级/排名) | 专著(部/承担字数) | 标准(项数/排名) | 其他亮点业绩(限150字) | ||||||||||||||
| 已达到 | 基本达到 | 尚未达到 | 重要核心 | 核心 | 其他 | 国家级 | 省部级 | 其它 | 项数 | 有明确型号应用项数 | 项数 | 有明确型号应用项数 | 国家级 | 省部级 | 其他 | 国家/国际 | 省部级 | |||||||||||||||
| 1 | 还大军 | 六院材料加工工程 | 198101 | 博士研究生201009南航 | 讲师201012 | 副研究员 | 略 | 课题负责人 | 13 | 2(其中SCI1,EI1) | 主2/ 299.8万 参2 | 主2/ 23万 | 主6/ 118.1万 | 3 | 11 | 7 | 略 | |||||||||||||||
| 2 | 陈传志 | 十五院飞行器设计 | 198606 | 博士201604 南航 | 讲师201604 | 副研究员 | 负责完成火星信标装置的总体设计,专用工具、工装、工艺装备、工艺方案设计,总体工艺性审查及制造;负责力、热、机试验方案制定,协助完成信标缓冲结构设计及制定力学试验大纲、力学试验等;完成信标的内外场试验。 | 主任设计师 | 11 | 1 | 3 | 参3 | 主1/20万 | 主11/564.54万参3 | 4 | 3 | 1 | 1 | 1/4 | 国防成果鉴定/6 | 2/26万 | 1.2016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4;2.火星信标项目主任设计师,兼支部书记;3.研制的试验系统已用于神八至神十一与天宫一号、二号对接,证明10份;4.研制的模拟器已用于天问一号;5.团队获国家探月工程突出贡献奖,受探月中心感谢;6.负责申报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并获批;7.参与申报航空航天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并获批。 | ||||||||||
| 3 | 张子建 | 十五院飞行器设计 | 198412 | 博士2016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讲师201607 | 副研究员 | 负责冲击机理研究与信标抗冲击指标制定;负责机械与缓冲系统方案设计;负责机械系统加工与跟产;负责装配工艺制定与实施;负责力学、加速度、冲击、高冲击专项试验方案设计与实施;负责与508、504、中电18等技术协调。 | 主任设计师 | 16 | 0 | 3 | 6(其中SCI5) | 主3/119.43万参1 | 参1 | 主3/10.695万参1 | 4 | 0 | 1/10万 | 1.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五;2. 校精品教改1项,教改论文1篇;3. 成果应用于“天宫二号”机械臂、“神龙”机械臂等;4. 两篇SCI文章于2020年发表;5. “我最喜爱的本科生导师”、“优秀本科生导师”;6. 指导30多人科创,获“北斗杯”二等奖等荣誉;7. 系党支部宣传委员;8. 参与“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学科评估”等工作。 | |||||||||||||
| 4 | 贾山 | 十五院飞行器设计 | 198304 | 博士201604东南大学 | 讲师201605 | 副研究员 | 负责信标主结构设计、机加、装配、试验;负责主结构与热控、能源等约束的技术协调;负责缓冲结构设计、仿真、校核、验证、优化;负责结构相关设计报告、试验大纲与报告;协助完成地面冲击实验的策划、实施和数据整理。 | 主任设计师 | 11 | 3 | 主1/136.75万参2 | 主2/17.5万参1 | 8 | 3 | 国防成果鉴定/6 | 1/10万字 | 优秀本导、教改、2项大创省级、2项校优实习、1项校级研究生创新竞赛;火星信标主任设计师、民用航天(480万)、国防鉴定排2、4份应用证明; 2次考核优秀、系副主任、执行负责成功申报2个重点实验室并担任其中1个管理办副主任、参筹508联合实验室和工信部校企基地、3次院奖励、参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筹建509实习基地。 | |||||||||||||||
| 5 | 单杭英 | 无人机飞行器结构设计 | 197801 | 博士201604南航 | 助研200406 | 副研究员 | 任国家级重大型号FY1主任设计师,独立承担机翼及3种不同任务载荷前机身结构设计工作;任国家级重要型号FY3主任设计师,负责机翼结构设计;负责CK2、CK3系列、CK5系列翼尖连接段结构设计;负责HY6垂绳架构平台设计工作。 | 1.FY1、 FY3 主任设计师2.FY预研 | 4 | 2 | 6 | 7(其中SCI 1,EI 4,EI为在职读博期间发表) | 参2 | 1/10 | 2 | 2 | 1 | 2等/4 | 积极探索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解决了新型复合性能与结构一体化、制造和优化等多项关键技术,制定了复合材料图样的设计标准,大大提升了我院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水平;解决了高速薄翼型副翼拆装的技术难题;解决了回收架构平台轻量化、降低飞机撞缆过载等关键技术,填补了我院垂绳回收的技术空白。 | |||||||||||||
| 6 | 李勃 | 无人机信号与信息处理 | 197707 | 博士201006南航 | 助研201006 | 副研究员 | 工作以来共参与了四个型号(FY1,CK2,HY5,FY3)的工作,担任了两个型号主任设计师和一个型号副总师职务。主要负责航电总体,电磁兼容,静态、动态联试等工作。全程参与了FY1的研制和定型工作,参与了FY3竞标工作。 | CK2,HY5主任设计师 FY3副总设计师。 | 4 | 2 | 参3 | 1 | 1 | 1 | 1 | 负责多个型号电磁兼容顶层文件编写,电磁兼容专项测试、摸底试验和设备级试验,完成了多个型号系统接口和通信协议设计等顶层设计,撰写了多篇方案、设计报告和定型文件。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全国首次无人机系统级电磁兼容测试。同时发表了两篇论文,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申请了两项专利(均获授权)并已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 ||||||||||||||||
| 注:1、所有教学、论文、科研、获奖等均只统计任现职以来。 | ||||||||||||||||||||||||||||||||